在高青县委和市委巡察办的领导下,高青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谋划,聚焦政治巡察,探索创新开展村(居)巡察工作的方式方法,统筹推进对村(居)巡察全覆盖,推动巡察向纵深发展,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一、实施“1+X”村(居)巡察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要跟进到哪里”,这为巡视巡察“全覆盖”指明了方向。中央巡视工作五年规划明确指出,“推动巡察工作向村(居)和基层站(所)党组织延伸”。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党组织巡察工作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填补村居巡察监督盲区、开辟党内监督新路径的现实需要。
基于这一背景要求,我县因地制宜,先试先行,结合各镇(街道)设管区党总支的现状,县委第七轮巡察首次启动实施“1+X”巡察模式,第九轮和第十轮巡察继续采取“1+X”巡察模式,即巡一个管区党总支覆盖所辖X个行政村的巡察模式,对镇(街道)的管区党总支及所辖行政村党组织进行巡察。“1+X”巡察模式在原有3个常设县委巡察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力量,抽调各派驻纪检监察组书记和3名有多年纪委工作经历的正科级干部分别授权担任巡察组组长,副组长由派驻纪检监察组副书记担任,共组成9个左右巡察组。从各镇办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文字综合基础好的乡镇干部,以交叉方式安排到各巡察组,统筹推进村(居)巡察全覆盖。
二、推进“1+X”村(居)巡察的主要做法
1、延伸巡察触角,逐步探索开展村(居)巡察。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巡察工作“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全面从严治党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要求,我县村(居)巡察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铺开的方式。2018年6月,县委第五轮巡察将3个扶贫重点村列入巡察范围,第一次给巡察组安排村(居)巡察对象,要求各巡察组从“解剖麻雀”开始,运用县镇联动、点穴式巡察的方式,开始探索村(居)巡察工作。2018年8月,配合市委第四巡察组对我县高城镇、花沟镇巡察工作,县委第六轮巡察,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对高城镇、花沟镇15个省定贫困村党组织开展巡察。市县两级同时发力,打出巡察“组合拳”形成叠加效应,扩大了震慑效果,也为我县全面实施村(居)巡察工作奠定了基础。2018年10月,我县因地制宜,先试先行,结合各镇(街道)设管区党总支的现状,县委第七轮巡察启动实施“1+X”巡察模式,即将管区党总支和所辖行政村打包作为一次巡察对象,巡一个管区党总支+所辖X个行政村的巡察模式,全面铺开村(居)巡察。
2、靶向发力,巡察内容紧盯基层突出问题。注重把巡察工作与村级党组织职责结合起来,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结合起来,聚焦老百姓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细化巡察监督内容。立足“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政治巡察导向,侧重把发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扫黑除恶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关注重点,紧盯扶贫、民生领域的关键环节,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生保障工作作为村(居)巡察的重中之重。
3、紧贴群众,巡察方式“接地气”。各巡察组立足巡察职责定位,明确巡察主要任务、工作安排和纪律规定,灵活运用12+N种巡察方式方法。针对村(居)特点,聚焦问题,围绕低保户认定、危房改造、民生资金发放、村干部作风等内容精心设计调查问卷。侧重运用驻点受理信访举报、个别谈话与入户走访相结合,尽可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四必谈三必访”即村两委成员必谈,党员必谈,村民代表必谈,财务监督小组成员必谈,离任干部必访,老上访户必访,贫困户必访,以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为措施,全方位、多层次了解被巡察党组织情况和群众诉求。 通过走访入户发现问题150余个,及时解决问题110个,让老百姓能切实感受到巡察的温度,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
4、“四到位”,夯实巡察工作基础。一是人员配备到位,强化巡察队伍建设。在原有3个常设县委巡察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力量,精心挑选巡察组人员,为一线巡察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教育培训到位,强化巡察专业化水平。巡察入驻前期,进行巡察专题业务培训,入驻巡察过程中,以巡察组为单位,每周定期组织巡察人员进行巡察专题学习交流,学用结合,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三是服务保障到位,强化巡察规范化。巡察期间车辆、就餐、办公等由巡察办统一协调安排,定期发送巡察资料,当好巡察组的“后勤管家”和“参谋助手”。四是督导调度到位,强化巡察成效。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实地督导、及时调度,对重点问题线索及时研判,及时调动纪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单位提前介入调查,形成巡察合力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截至目前,村(居)巡察移交问题线索126件,县纪委监委机关对21名村党员干部进行立案调查,对村(居)党员干部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作用。
5、“双线”整改,强化巡察成果运用。1+X模式村居巡察共发现问题3937个,边巡边改198个,本着“一人得病,全家体检”的原则,巡察组对被巡察村居反馈后,向所在镇党委进行通报,梳理出共性,问题典型问题清单。被巡察党组织抓好整改的同时,就共性问题要在全镇抓好整改。截至目前,村居巡察整改已完成90%。镇纪委全程跟踪督导村级整改落实,将巡察“后半篇”文章做细做实。
三、关于开展村(居)巡察工作的几点思考
1、村(居)巡察工作离不开各镇(街道)的支持。巡察工作需要紧紧依靠镇(街道)党(工)委开展工作,明确政治定位,严格政治标准,强化政治责任,着力发现问题。镇(街道)党(工)委应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管区及村(居)整改落实,促进各项工作规范开展。
2、巡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虽然巡察抽调了政治过硬、有纪检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组长,但其余临时抽调的干部还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政治巡察的认识、理解、把握不够准确,还存在思想认识模糊化、目标重点发散化、发现问题表象化、工作开展教条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巡察干部进一步加深对政治巡察内涵的理解,提高从政治高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认真发掘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巡察工作的质量,规范巡察工作的开展。
3、准确把握巡察尺度,合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村(居)巡察不同于对党政机关的巡察,要合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掌握好尺度,不能搞成运动,也不能过高地提高群众期望值,以免巡察工作走了歪路、斜路,反而会制造“一团糟”的不良社会反响。因此,在村(居)巡察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巡察尺度,为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推动巡察工作切实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