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22日 “千乘清风—李曙光廉政国画作品展”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响应,纷纷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参观,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廉政教育,弘扬清风正气。这次精选展出的55幅国画作品,创意新颖,主题鲜明,图文并茂,情趣高雅,具有非常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为我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廉政文化建设成效,推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即日起,县纪委将利用“高青纪检监察”网站、“千乘清风”微信公众号,分期展出国画作品,进一步强化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廉政教育的持久性。
请欣赏第一期作品:
大禹治水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当年帝尧时,“洪水滔天,下民其忧”,尧帝派禹的父亲鲧去治水无果,遂命禹承父业,前去治水,禹吸取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劳神焦思一心治水,曾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尤为人们所传颂。
任人唯贤的姜尚姜太公
姜尚,字子牙,别号飞熊。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朝,是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并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的韬略家、军事家、政治家。(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的城址地域和出土铜器上的铭文证实这里正是齐国初都营丘,填补了山东周代考古的空白,这一发现对于研究早期齐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姜太公在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在用人上,通过考核选拔符合选贤标准的人做官,不分亲疏,用其所长。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西门豹
西门豹,战国时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人。魏文侯时任邺令,为官清正廉明。初到邺城时,见人烟稀少、萧条冷清、田地荒芜、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救民众一出水火。后来趁河伯娶妻之机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教育了百姓,禁止了巫风。又发动百姓兴修建水利,并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上文提到的河伯娶妻的故事,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文章生动讲述了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故事,刻画了西门豹以民为本、与民做主、有勇有谋、敢做敢为、为民除害的形象。
陶荅子夫人
春秋时期,陶国大夫荅子,手握管理国家事务的大权,上任三年,贪腐暴富。荅子夫人几经劝诫,不见悔改,便带着幼子离开夫家。经年,荅子因贪腐入狱。荅子夫人听说婆母无人赡养,便带着儿子回来奉养婆母传为佳话。

公仪休拒鱼
《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是鲁国的博士,由于才学优异做了鲁国的国相。有人送鱼与他,不受。送鱼者问:听说极爱吃鱼方才送鱼,为何不受?公仪休回答: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接受啊。现在我为国相,买得起鱼吃,如果因今天收受你的鱼,违反了国家法律而获罪,以后还吃得上鱼吗?